9月30日下午,教务处、学生工作部(处)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、工商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第61期光华教学论坛,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在线开展《大学劳动教育的哲学基础、课程框架与实施关键》专题讲座。本次培训由教务处副处长廖春华主持,我校各单位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、管理人员共100余人参培。
卢晓东研究员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创造性劳动”出发,阐述了当前信息化、人工智能等时代特征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。随后,他结合孟子、恩格斯、海德格尔、陶行知等人的哲学思想,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劳动“手、脑、劳动工具、面对真实现象”四个要素的内涵。进而,他指出动手和动脑是紧密结合的,劳动教育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直接促进手、脑的协调发展。大学劳动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对先进工具达到“上手”状态。他还提出,高质量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,在于劳动之间和之后需要“时间间断”以促进“反顾”,形成 “考虑”。教师可以通过服务式学习、体验式学习等模式,引导学生关照真实世界中的问题,引导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学习反思。
最后,卢晓东研究员老师和参会教师就“什么是工具”、“如何引导学生反思”、“如何布置劳动作业”等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。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理论丰富、内容深刻、启发性强,收获很大,有助于自己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、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。